当前位置 > 电子商务 > 网络问政 > 浏览文章

“微博问政”的理性思考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10/10 9:50:41
导读:    微博堪称网络世界的新宠。在2010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从党政官员到普通民众,发微博、织“围脖”,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日常

    微博堪称网络世界的新宠。在2010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从党政官员到普通民众,发微博、织“围脖”,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截至2011年3月18日,开通并认证的政府微博就已经达到2700多个,包括部门机构微博1500多个,官员微博1200多个。在日益强大的网络力量的影响下,一个新的社会格局已经诞生。与此前的一元式的以行政权力为主的治理方式相比,我们今天已经处于一种行政权力与公众权利相互影响的社会格局。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下,理性看待、正确引导“微博问政”,很有必要。

    “微博问政”的优势

    有助于维护群众权益。在互联网手机媒体的放大之下,一个小小的案例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口诛笔伐的线上全民运动。微博以它的简单、低门槛、经济、交互等一系列“功效”给群众维权带来了剧变。“微力量”使群众维权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微博上,每人都有一个麦克风,所有人的声音汇合并协调起来,最后就会形成民意。同时,网民通过微博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甚至可以从虚拟的网络“民意”出发,组织起实际的行动,声援、干预事件。在现代社会中,网友们用各种手段参与到声势浩大的网络问政行动中,充分体现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微博就像一座桥梁,使群众与政府的沟通便捷,给群众维权以助力。
    有助于赢得群众信任。微博问政刷新了官民沟通方式,提供了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沟通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把网民意见有效地积极收集,集中办理、落实。使网民反映问题不鼓噪,也不必网络渲染,就能得到当地领导和部门的及时跟进与处理。当地市民选择直接到网上反映问题、提出诉求,问题得到及时跟进与解决,群体事件必然减少,上访数量必然大大减少,社会稳定度得到提高,民众的焦虑情绪会得到安抚。在与网民互动的同时,政府信息通过微博公开寻找相关线索、澄清相关谣言等,安定了民心。如日本地震后,一些地方掀起“抢盐潮”,相关部门迅速通过微博发布权威信息,澄清相关谣言,使这一事件很快平息。可见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有助于反腐倡廉。微博的公开快速透明化监督、督促政府官员执政为民,建立阳光政府、服务政府。如今微博问责已成为反腐监督的新形式,如2010年3月22日,南京纪检部门宣布,微博上爆出抽“天价烟”的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被“双开”;4月初,“湖南浏阳市广电系统负责人在高档酒店公款消费单复印件”在微博上广泛转载后,相关负责人被停职……当前,微博问责、微博监督已成为反腐机制的重要一环。微博问政真正发挥了网络成本低廉,快捷、及时的优势,成为了反腐倡廉的新手段。

    “微博问政”的局限性

    微博是一种新兴且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微博的简便、迅捷为人们提供了释放喜怒哀乐 、交流信息、沟通观点的平台,微博不仅为民众所喜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但浏览量大、传播率极高的微博等于将政府机关工作摆在放大镜下,使有些“不会说话”的政府微博一不留神就会遭遇“板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微博问政的“三个不等于”:
    开微博不等于形成互动。开微博,要不了几分钟,派一个会上网的职工,隔三差五发一两条信息,并非难事。然而,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不光是“发信息”了事,还要有一个搜集群众诉求并上报、答疑解惑“给结果”的流程。要做好与群众的“互动”,就得坚持“服务”二字,这样才能摆平心态,做好事情。这样赢来的“粉丝”,才是实打实的工作成果。
    微博“粉丝”多,不等于群众基础广。纳雍警方声称“粉丝”达到十多万的时候,有人发出疑问:“这样一个国家级特困县,究竟有多少人能上网?又有多少群众能看到纳雍公安的微博?”的确,尽管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但实际的“触网”人群,还是比较集中化、同质化。作为“片儿警”,应该更多强调走访,了解情况,解决困难。这样形成的群众关系纽带,更实在,也更结实。
    开微博不等于效率提高。说到底,微博只是个“前台”。它需要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后台”支撑——一个具有数据库功能的数字化政务平台。官方微博需要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信息系统。胡锦涛总书记对党建信息化工作提要求时,强调“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其中“机制”二字很关键。

    “微博问政”的理性思考

    微博问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开创了网络时代民众参政议政的一种新形式和有益补充。不能片面的支持或者反对,而应该更为理性的思考,如何让“微博问政”走得更稳、更远。
    政府要从思想行为上迅速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现在地方一些官员还没有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惧怕网络,害怕民意。由于传统行政体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体制内信息流动不畅,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因此,只有思想行为迅速适应网络发展,积极改进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否则政府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局面。只有更注重倾听民情民意,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加紧密顺畅。
    网络仅仅是一个“前台”,有效回应微博问政的挑战,需要政府在人、财、物的调配和行政运行机制方面做出相当大改善的努力,要适应网络的透明快速,我们的反应机制要更灵活更透明,这对政府运作系统的改革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促进政府与网络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和网络媒体建立良好关系,通过畅通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政府和网络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促进网络媒体的自身发展,同时,又能更有力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促进网民理性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舆论引导。
    “政府微博”要注意情绪化和偏激化表达问题。微博因其表达平台的自由性、信息发布的简短性,使得民众表达更为直接,反映的情绪更为外露。这种情绪可能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尤其在对待公权和政府管理问题上,激烈的言论甚至“网络谣言”的散布,会对官民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导致真实民意被忽略;言辞激烈的“少数民意”可能被放大;特别是通过商业化专业化发帖、删帖,可能形成的虚假民意等等。政府就要从网络舆情入手,积极收集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快速了解网民的诉求,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主动邀请权威媒体对事件真伪实事求是地报道、评论,发布权威消息,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新动向及舆情发展新走向,充分发挥微博在推动民众参政议政、加强政府与民众交流方面的平台作用。(作者:郑桂岚 中共江干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关键词:微博问政,网络问政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