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电子商务 > 网络经济 > 浏览文章

网络经济让电子银行“坐不住”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5/29 14:30:46
导读:  从互联网冲浪到手机、iPad刷微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融入与现实世界并存的网络世界,逐步习惯了从网络渠道获知信息、人际交流和买卖商品。网络商机到底有多大?答案令人激昂。   跟随着“激昂”起来的还

  从互联网冲浪到手机、iPad刷微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融入与现实世界并存的网络世界,逐步习惯了从网络渠道获知信息、人际交流和买卖商品。网络商机到底有多大?答案令人激昂。
  跟随着“激昂”起来的还有电子银行,从最初设立网站至今,传统银行的网络化“升级”已经走过了十几年发展之路,随着网络经济的成熟,近年来的电子银行已经从简单的账户查询朝着除现金以外的“全业务”方向演进,并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步跟进,表现出与网络经济前所未有的融合度。最近,建设银行推出了首个由商业银行自己打造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这个集B2B、B2C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满足企业商机搜索、在线洽谈、交易到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务需求,同时,也是为优质企业客户网上销售,个人客户网上购买而构建的全方位消费服务平台,进而还能为平台注册认证客户提供信用卡分期付款、信贷融资等银行特有的金融服务。“今后通过这个平台,企业购买原材料可以像大家去淘宝网上买衣服一样简单。”建行苏州分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嵇兴龙这样说。

  网络商机让银行“坐不住”

  有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超过7700亿元,同比增长67.8%,电子商务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6.4%。随着iPhone、安卓等智能手机以及iPad等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上网用户规模迅速增加,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延伸到普通人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各个环节。庞大的用户、庞大的在线交易意味着庞大的商机。在支付领域有着绝对话语权的银行用电子银行这一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交叉创新的成果来把握商机、服务客户,并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近期联合近40家成员银行共同发布的《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个人和企业网银用户在上年基础上均有所增加,企业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超过60%。同时,新兴的手机银行业务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已达27.6%。而得益于2011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支付和网上缴费两项功能的使用预期最高,活动用户中80%使用网上支付功能;在线交易中使用的支付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与2010年相比,通过电子银行买卖银行投资理财产品的比例也增长明显,达到56%。
  “目前,苏州建行电子渠道的交易量与实体网点柜面交易量的比例是2:1,这个比例美国银行可以达到4:1,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嵇兴龙的话道出了正在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各家银行的心声。
  “网络版”银行媲美实体网点电子银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
  电子银行突破了时空限制,在降低银行实体网点建设和运营成本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点点鼠标或摆弄一下手机就能完成自己要办理的业务,也能让普通市民节约时间、资金成本,符合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各家银行的竞争变得越来越透明,这意味着银行积累下来的物理渠道优势将不那么重要,而网上虚拟银行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愈来愈占据主导地位。
  “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发展电子银行能够改变银行传统的商业模式,在服务民生、拉动内需等方面的价值也非常明显。”嵇兴龙说。
  据介绍,国内最早的电子银行始于1997年招行的“一网通”,经过酝酿和探索,2005年至2011年,网上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部分银行成立了电子银行部,如今电子银行已进入银行全面业务的渠道,理财、支付、转账、购物、出行都可以完成。而无论是工、农、中、建四大行,还是交通、招商、光大、华夏等商业银行在近年内明显加大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力度,借助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外部有利条件支撑,各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量也水涨船高。
  以工行苏州分行为例,2000年的个人网银客户仅有几百人,去年,其个人网银客户已经达到160多万户,企业网银客户近4万户。统计显示,苏州工行的网银交易额从2000年的2亿元,一跃至2011年的近70000亿元,10年增速超万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去年11月为例,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量已占苏州工行全部业务量的74%,相当于在实体苏州工行外再造了一个“网络版”苏州工行。
  同样形成规模效应的还有建行苏州分行,目前,该行的企业网银客户达到了3.2万余户,个人网银客户超过了200万户,新兴的手机银行客户也已经超过100万户,位居全市同业前列。体验时代如何消除“安全焦虑”?
  “当初向市场推出银行卡的时候,很多人不适应,总觉得在消费时用实实在在的钱才踏实,现在刷卡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了。电子银行推广普及的过程与这个类似,传统支付、结算之外的网络支付、网络结算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嵇兴龙认为,目前银行在电子银行方面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不断提升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让越来越多的客户放心用;二是以便捷的体验说话,让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用。
  产品创新是各行电子银行竞争重点。像建设银行推出的“E商贸通”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可为大型商贸电子交易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内所属中小企业会员客户,提供电子商务资金结算、资金清算、资金监管和资金托管服务,以及在线贸易融资、信贷资金监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在苏州地区赢得了不少客户的青睐。
  体验性是各家银行电子银行的共同关注点,交行苏州分行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林扬告诉记者,该行手机银行品牌“e动交行”就率先在全国实现手机银行预约ATM取现,将手机银行作为取款工具,使得持卡人不仅在本人忘记携带银行卡(或银行卡遗失)时通过该功能应急取现,还能为在远方急需使用现金的亲友提供便利的取款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持卡人免受不法分子在ATM机具上设置盗卡装置等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目前,该行正在尝试通过与商家的合作,向客户推出手机无卡消费,比如在常熟、昆山的一些影院,市民就可以通过交行手机银行购买电影票,完成在线支付后获得一个对应的二维码,以这个二维码作为“票根”进影院观影。
  安全性历来最受客户关注。有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各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整体规划,潜在的信息安全漏洞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的不完善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条件。此外,还存在基础设施规模小、终端设备普及程度失衡,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不足。以加密办法为例,业内普遍认为,硬加密要优于软加密,就是用U盾要比普通认证安全。但是U盾也有个被病毒攻破的问题,所以最好不要在单位和公共场合的电脑上使用自己的U盾。另外很多银行推出了动态口令卡,口令一分钟变一次,每一个口令卡有自己的算法,也比较不容易攻破,但如何防范短信诈骗密码、口令等也是伴随而生的问题。
  “安全性与体验性其实有时是相矛盾的,如果要提升安全性势必要多加几道‘锁’,用U盾、加动态口令等,而这时,客户的体验感受就会受到影响,觉得不那么方便。我们要做的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体验感受,实现动态平衡。”嵇兴龙透露,各家银行都在确保安全性上下足功夫,像建行苏州分行推出的二代网银盾,以避免钓鱼网站、木马病毒对电子银行客户的侵扰,安全性保障又向前迈出一步。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商机,电子银行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苏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