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新转型 > 现代服务经济 > 浏览文章

杭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1/20 10:53:05
导读:

    (七) 以持续快速健康为基调,稳步发展杭州房地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3%上升到4%左右。形成“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调控有效”的房地产发展格局,增强“住在杭州”的品牌优势。
    发展重点:
    ——完善房地产用地管理制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抓好拆迁安置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培育金融信贷、咨询、设计、开发、市场交易与物业管理各类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集团,形成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建设要在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房地产业科技含量。
    —— 扶持品牌房地产企业,培育若干家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提升杭州整体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 建立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房地产综合信息发布制度,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 建立房地产业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拍挂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 贯彻《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妥善处理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房地产开发建设两者的关系,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档次。
    (八) 探索新型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新型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新局面。
    发展重点:
    ——加强社区就业服务,开展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推荐、组织就业等服务。
    ——完善社区卫生保障网络,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加强社区为老服务,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体系,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基本普及老年人综合服务场所。
    ——加强社区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以“杭州市市民服务呼叫信息中心(96345)”为中心的呼叫服务网络,在市、区、街道和社区内建立四级联网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中心。
    —— 制定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吸引各种经济主体投资社区服务业;在社区服务业不同领域中,各培育2-3家品牌企业。
    —— 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区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
    —— 扩大市民求助中心覆盖面,完善社区帮扶借助站建设,扶持各类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兴建残托所和残疾人服务站。
    —— 积极引入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保险理财、商业服务等目前相对欠缺的社区服务项目。

    五、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依托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打造若干个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划分为旅游休闲服务、中心城区综合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园区生产性服务等四大功能区。
    (一) 旅游休闲功能区
    ——西湖西溪旅游休闲区。涵盖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主要范围包括西湖、灵隐、龙井、虎跑、西溪等多个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要充分发挥园林山水、人文古迹、都市景观兼备的优势,实现从单纯的观光游向观光游、休闲游、会展游“三位一体”转变。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位于杭州主城与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的过渡地带,积极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立中国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并力争进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发展湿地休闲观光旅游,打造集生态、考古、历史、爱国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人文旅游服务区。
    ——城市西部旅游功能区。这一功能区向杭州西部纵深延伸,包含“三江两湖”等风景区。要继续推进“旅游西进”策略,重点开发好淳安千岛湖品牌,加大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以及浙西大峡谷,建德“七里泷——小三峡”,桐庐以乡村家园为特色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和漂流游等的开发力度,构筑起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国家风景旅游线,围绕1小时半交通圈,形成“三江两湖一山一河”大杭州旅游圈。
    ——省际黄金旅游功能区。依托沪杭、杭徽高速公路,联合上海、黄山两市,将杭州的旅游休闲和上海的都市、黄山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一条“名城名湖名山”的国际级黄金旅游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构建“长三角”区域大旅游经济圈,扩大和丰富我市旅游度假服务区的内涵和外延。
    (二) 中心城区综合功能区
    ——中央商务区(CBD)。该区横跨钱塘江,包括江北钱江新城、江南萧山钱江世纪城,是杭州市未来的城市中心区。钱江新城将建成杭州未来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公司总部、商务洽谈、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CBD)。区内重点发展外向程度高、服务范围广、附加值高的新型服务业,带动我市形成钱江经济带,打造服务全省、全国的商务、信息核心平台。
    ——中央商业区(核心商圈)。以老城区武林商务圈和湖滨地区为核心,向四面延伸,该区域重点围绕武林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和运河(两广一河),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商业设施。武林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着重体现现代文化与商业服务功能;湖滨地区主要承载传统文化与商务功能;庆春路与延安路金融区块为金融服务区和商业银行集聚区。各个区块协调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央商业(金融)服务区。
    ——特色商业街区。继续提升和完善我市九条特色商业街:湖滨商贸旅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丝绸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信义坊商业步行街、梅家坞茶文化村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重点开发解放路时代商业街、延安路时尚购物街。把“9+2”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作为打造我市“购物天堂”的重要突破口。                                 
    ——县(市)域功能街区。各县(市)要根据自身特点,实行重点突破,并主动承接城市中心的辐射,按照争创特色的要求,发展壮大各自的强项,形成强有力的区块效应。同时,要以争创特色乡镇为重点,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以中心城镇为核心,加强若干功能区的划分,加快对农村现代服务业市场的开发力度,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要。 
    (三) 物流功能区
    ——物流园区服务区。主要包括九堡、下沙、康桥、勾庄物流区块和萧山航空园区等物流基地。依托各园区所辐射的产业,九堡和下沙园区主要提供生活资料物流服务;康桥和勾庄主要提供生产资料物流服务;萧山航空园区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信息软件。实现物流、交易、仓储、加工、运输、报关、货代等的配套发展,创造专业化程度高、流通功能强、经营规范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下沙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康桥物流基地、萧山陆路口岸及嘉兴独山港区粮食储运码头。
    ——物流配送中心。启动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杭州物流配送中心、杭州富日物流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依托现有物流企业,扶强扶优,建设好浙江传化物流基地、萧山大型钢材物流中心、浙江金恒德国际汽车物流广场、杭州烟草物流中心、杭州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鼓励富日、祐康、世纪联华等物流(电子商务)和连锁企业发展壮大,成为辐射全市乃至全省的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
    ——商品批发市场。以产业升级为依托,创新交易方式,使传统市场向连锁经营、展览展示、购销代理、商品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的新型市场转变。中国杭州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杭州农产品交易中心及我市现有的部分省、市重点市场将成为近期重点扶持和转型的主体。   
    (四) 生产者服务功能区
    ——下沙产业技术服务区。区内服务业发展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高教园区的智力资源,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综合代理、进出口咨询、产品信息及产品研发、组合配售等服务,提升基地竞争力。
    ——江南高新技术服务区。该功能区以高新技术、科技研发为核心,为产业区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实现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临平生产性服务区。该功能区将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代理、转口贸易等,把研发、设计、广告、法律、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起来,为临平产业基地提供全方位生产服务。
    ——江东工业城服务区。区块西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部发展面向国家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加工工业服务;东部发展精细化工服务。通过钱江九桥与下沙联成一体,形成未来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城服务区。  

    六、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推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攻坚、加强领导、强化引导、营造氛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重点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开放带动、法制保障、品牌引领、人才支撑等措施,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 加强领导,组建班子
    1、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杭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以发挥综合部门通盘考虑、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作用。
    2、各区、县(市)以及乡镇相应设立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形成自上而下互为贯通的工作网络。强化各级的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
    3、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逐年量化,明确每年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层层分解下达,落实任务、分清职责,实行年度考核,全市每年召开一次现代服务业发展表彰奖励大会,参照工业企业的奖励办法,重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4、加快研究制订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八大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现代服务业的大项目储备库。 
    (二) 规划引导,政策扶持    
    1、进一步深化全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扩大半径、提升能级”的总体要求,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是推进行业发展的责任主体,以“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重点发展的大旅游、大文化、金融服务、商贸与物流、信息服务与软件、中介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八大分规划。各区、县(市)要按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类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以指导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全面推进。
    2、现代服务业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要全面梳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细则,包括对投资导向、用地、项目审批、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细化,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
    3、市和区、县(市)要尽快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已设立的服务业各行业的财政扶持资金,应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加大扶持的力度,可考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对现代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 技术创新,开放带动
    1、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传统服务业和业态先进的服务业给予贴息补助,鼓励其加快改造升级和不断向先进业态靠拢的步伐。
    2、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现代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质的提高转变。
    3、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求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项目,拓宽融资的渠道。要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的低息、无息贷款,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计划,获得国家、省的有关扶持政策。同时,要明确招商选资的标准,着重引进发展的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 营造环境,法制保障
    1、加快清理现行服务业相关法规和政策,按照WTO入世承诺的要求,及时废止不符合入世要求和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文件,加快对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法规和政策的清理。
    2、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价格管理、纠纷仲裁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信用杭州”。
    3、打破行业垄断,推进脱钩转制;进一步清理准入条件,除了国家有特殊规定以外,所有投资领域放宽管制、规范管理、降低门槛、减少收费、改善服务,全面实行“非禁即入”。
    4、实现WTO对外资进入服务业市场的承诺,给予内资和外资在各种政策上以同等待遇,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确保服务业市场规范、有序地运作。
    (五) 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1、加快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较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2、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并妥善解决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各种后顾之忧。
    3、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针对不同服务领域领军人才的特点,制定分类开发计划,在现代服务业各个领域引进培养一批文化精英、学科带头人、金融家、营销大师等。并设立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奖励,破格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4、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到2010年,现代服务业人才达到65万名以上。
    5、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来杭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六) 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1、增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跟踪、监测和调研,及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
    2、适时或定期召开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强化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强有力的合力。
    3、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要按国际惯例和通行的规则,准确、全面、科学地设立统计指标体系,重点要划清科技、软件与信息、物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影视等增加值的统计界线和核算的口径,力求如实地反映不同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全貌,为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进程、发现问题、作出决策,提供可靠、详实的依据,也为完善各级考核、分类考核提供确切的依据。
    4、建立年度各区、县(市)现代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把全面普查与经常性的专题调查结合起来,深入剖析不同时期现代服务业质量、效益的提高程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市发改委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