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意文化 > 营销创意 > 浏览文章

说说策划和那些整天策划着的人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5/7/29 17:40:45
导读:  不知不觉的,走进策划这行也有四五年了,多少也算是小有体会。前些天看到版上一些谈及策划人的话题,褒贬不一。反正看来看去,觉得策划人被他们说的挺操蛋的,像是赵本山演的哪个大忽悠。正巧遇到一个刚入这行的小朋友,让我说说在这行几年下来的感想。我也确实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只是因为些繁杂的事情,才拖到了现在。现在终于落笔了,纯粹是些闲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我的眼里,一直把策划人区分为两种,大策划和小策划。大小不是依靠所做事情的大小来区分,而是一种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耗费的功夫大小。   小策划者
  不知不觉的,走进策划这行也有四五年了,多少也算是小有体会。前些天看到版上一些谈及策划人的话题,褒贬不一。反正看来看去,觉得策划人被他们说的挺操蛋的,像是赵本山演的哪个大忽悠。正巧遇到一个刚入这行的小朋友,让我说说在这行几年下来的感想。我也确实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只是因为些繁杂的事情,才拖到了现在。现在终于落笔了,纯粹是些闲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我的眼里,一直把策划人区分为两种,大策划和小策划。大小不是依靠所做事情的大小来区分,而是一种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耗费的功夫大小。

  小策划者,纯靠的是脑子,策划的是点子,也被叫做头脑风暴。有几个很典型的名人,前些年声名显赫的何阳,现在还有一个曾经鼓捣过人喝涂料事件的秦全跃。按照武侠小说里的说法,这种小策划多少有点旁门左道,也就有了被人们以为策划人就是大忽悠的现实翻版一样。其实再聪明的人也有没点子的时候,所谓江郎才尽之说,没点子了又不能放了项目钱不赚,也就自然有了忽悠。策划人的恶名,大抵来源于那些这些小策划忽悠。

  大策划者,脑子不是第一位的,而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策划行里总拿诸葛孔明当个开山鼻祖,可您仔细琢磨琢磨,孔明先生聪明是聪明,但玩转三国可靠的不全是一时的脑子快主意多。天文、地理、气象、医学、军事、心理学、文学、人际关系等等,各个学科他都是专家级的人物。也正因为这样,后世没有他这样的神奇人物了,他太全才了。想起一句名言,凡成大事者必大智慧还要肯下笨功夫的人。

  放到当今的策划行里说,要是想真的要以孔明先生为榜样,那您起码要精通些最基本的东西。经济学各个门派的精髓掌握是最根本的,经济法律也需要比较精通,MBA您不一定要上过但起码书要全都仔细钻研过,文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管理学等等,都是需要精通的。以我看来,要做个大策划好策划那这辈子您就得活到老学到老了,别想偷懒了。最好的再接触些艺术门派的东西,也是大有裨益的。总之,精通的东西越多工作越好干。注意,是精通,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

  这么一说,感觉做个策划满累的,其实不然。大多数时候,当个策划人不难也不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以去学习和效仿。一些别人的成功案例加点小聪明满可以了。除非您打算特别出彩,打算搞出些大动作,那就要看的是真功夫而不是小聪明了。最近,一直在向个打算进这行的朋友推荐两本书,科特勒老先生的营销基础和营销管理。我一直认为,这两本书很像武术里的易筋经,从基本功上打造一个人的营销策划思想。策划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该从细微处落眼的工作,不是单纯能靠一时小聪明琢磨点子就可以完全干好的,起码不能持久。

  说了半天,只是想说一点,这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并脚踏实地的去干的工作,你差那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难免在工作时遇到障碍。一切的成功策划,都不是投机取巧的结果,只是因为努力的够多了,下的笨功夫到家了。好脑子,大功夫,博学广识之后,一切水到渠成。

关键词:策划
  • 返回顶部
  • 责编:5sw
  •        
  • 浏览:
  • 来源:不详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