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转型服务 > 浏览文章

浙商对话经济学家为转型升级把脉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3/2 13:55:51
导读: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杆。但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中国之时,浙江昔日的优势却成了抗拒风险的短板。在历史进入新的10年之际,浙商们将以何种姿态承担使命?2月27日,浙江省工商联联合浙江省社科院,组织了民营经济年度论坛,邀请宗庆后、南存辉、汪力成、楼忠福等著名浙商,与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史晋川等面对面探讨和争论,并以此作为浙江省工商联九届五次执委会议的序幕。

    论坛的主要话题依然是转型升级。汪力成坦言,前30年浙商的成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幸运因素,包括很多投机性投资。汪力成表示,浙商过去的优势基本是靠劳动力的低成本和市场营销的竞争战略,极少有企业靠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创新能力取胜。如今,浙商昔日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转型升级势在必然。他认为,当今中国,“机遇导向”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进入“战略导向”的时代。今天的结果是昨天的决策,而今天的决策又会决定企业的明天,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前瞻性。在汪力成看来,金融危机加快了浙商的转型升级步伐。“我们华立集团花了5年时间进行产业调整,华立的核心主业是仪表,如今我们向医药产业拓展,这个重大转变为华立未来一二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谈到转型升级,话题自然离不开房地产。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浙江这几年之所以跑得慢,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慢了,各地政府的注意力过多地落在房地产业上,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度相应减弱。外地招商团向浙商伸出橄榄枝,给予了优惠政策,对浙商有很大的吸引力,浙江本省的产业就出现了一定的空洞化现象。宗庆后表示,浙江中小企业发达,但是缺乏大企业,没有能力控制大资本,也没有能力控制市场和资源。他鼓励浙商的转型升级要抱团出击,增强竞争能力。

    宗庆后、南存辉、楼忠福等老总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企业用工问题。他们认为,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求职难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有企业的原因,但教育体制的问题更加凸现。宗庆后表示,许多大学生好高骛远,大学教的与企业需要的不对口。不要说大学生,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到了企业也不一定用得上。南存辉也表示,企业的很多岗位缺人。企业并不在乎是大学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只要能力合适都行。我们干企业的不太看重学历,主要还是看能力。我们干企业的有一句话:到商场购物不买最贵的而买最合适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体制需要创新。大学应该了解我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需要什么人才你就培养什么人才,大学毕业生一进企业就可以派得上用场。对大学毕业生要进行求职培训,让他们有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求职难和招人才难这对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落差,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只要把心态调整好,工作并不难找。

    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史晋川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有资金不足的原因,但关键原因是制度环境的缺失,在一个竞争秩序极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欠缺的体制下,企业家不太愿意冒险搞新产品研发或新技术开发,商业资本也不太愿意转入产业资本中去。成规模的资本运作也要靠新的金融制度。但金融体制存在着政府管制,有非常高的门槛,无法把大量分散的民间资本集聚起来再转化为大的产业资本为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服务。史晋川认为,政府对土地、金融等要素的控制,已经影响了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史晋川认为,浙江是“老板经济”,浙商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坚实的基础。浙江企业的创新需要产品、技术、管理和品牌的创新,但组织形式的创新同样重要。浙商接班人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能不能体现转型升级的新标志。

    浙商与学者之间平等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留下多元的启迪。

关键词:浙商,转型升级,企业转型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